這位同學問:“為什麼愈修行所得的障礙愈多?”

淨空法師答: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,為什麼愈修行障礙愈多?你的冤親債主太多了。你欠人的命沒有還他的命;你欠人的錢沒有還他的債,所以你修行,這些冤親債主來找麻煩。你跑掉之後,他討不到債、他討不到命,他不能報復了,所以他都來了。如何排除障礙?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他們。我不是為我修的,我是為你們修的,他們知道,他們會歡喜。我代你們修行,你們不修,我代你們修,冤親債主就很高興了,不障礙你了。你自己修,你想跑掉、你想賴帳、你想僥幸躲避,那他們統統不會饒過你的,魔障是這麼來的。我們生生世世跟多少眾生結了冤仇,有了過節,所以欠命的要還命、欠錢的要還錢。我們在這個世間,人家騙我們、坑我們,欺詐我們,我們很歡喜,為什麼?債還掉了。縱然不是討債,他是真的欺騙我們,我們隨他,我們也不要了,我們要的時候我們出不了三界。所以別人欠我的,我統統不要了;我欠別人的,我盡量的還。你才能走得了!絲毫留戀,你就離不開六道輪回,那個麻煩才大!所以,一切要捨、一切要放下,真正要了解“生不帶來、死不帶去”。連自己身體都不能保住,何況身外之物?有什麼好牽掛的!有很好,沒有也很好;有很快樂、沒有也很快樂。決定不為這些事情操心,真的得大自在。(淨空法師《學佛問答》21-90-90)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法師好,請問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?自己在家修不行嗎?

傳喜法師開示:我們在座的很多菩薩、老居士,我也是做居士出身的。以前我學佛了之後,親近善知識了,聽到佛法了,心裡就亮亮的,就好像坐在極樂世界一樣。如果沒聽佛法,自己坐在佛堂裡念,念念就打瞌睡了,眼皮撐起來,內心是閉塞的,心的門是開不了的,自己讀經書,讀來讀去都不知道的。經書“如是我聞”,五百阿羅漢都證明了如是我聞,我們怎麼聽不太懂呢?因為佛講的,即是我們眾生佛性中的事,也是我們自己的佛性,從來都沒有見過,是陌生的事情。

好像現在我說北京,北京是我們大家的首都,但是你沒去過的話,你知道北京什麼樣?不知道的。你說我電視裡看了,奧運會的時候天天放北京,我天天看,你電視裡看的跟真正的北京不一樣的。就好像有的佛教徒來到慧日寺了,我問他:你親自來了,跟你電腦裡看的一不一樣?我照片都拍了很多,錄音都很多,我說:你看的照片、你電視裡看的錄像,跟你來到這的印象一樣不一樣?不一樣的,感覺是不一樣的。

為什麼?照片在看,電視在看的,那總是單方面的。阿彌陀佛手伸得長長的,要拉著我們的手,帶著我們去認識極樂世界。學佛你如果沒有師父帶的話,那個經典裡講什麼?不知道的。就像你地圖上看的北京,跟你自身去北京完全是兩回事,地圖上雖然是百分之百是北京沒有錯,但是置身於其中,完全不同,不一樣的。

就好像我們這裡,你吃過蘋果的,與你沒有吃過蘋果的不一樣,你再怎麼跟沒有吃過蘋果的介紹,那個蘋果是什麼樣,那個字寫給他看“蘋果”,照片給它看,他沒有吃過蘋果,還是沒法體會蘋果是怎麼樣的。所以佛法除了講,還要帶著大家修學,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,這樣的人沒有了經書再多佛法都滅掉。

我們在座的佛教徒名字叫什麼?知道嗎?男的叫優婆塞,女的叫優婆夷。什麼意思呢?優婆塞、優婆夷是印度話,中國什麼意思?近侍男,這是古代的翻譯,現代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常常親近善知識,常常參與一起修行的在家行者。什麼叫行者?行者就像孫悟空叫行者,就是那個意思。

所以修行人除了自己看經,還要聽經,除了聽經,還要跟著親近善知識,帶著我們一起修、解疑,然後還要帶著我們,一個一個感受生命的境界。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許多人都有怕黑、怕醫院、怕死,甚至看到墳墓都會嚇得發抖的心態,請問這是什麼緣故?如何才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?

老法師答:這種現象古今中外都有,有幾個人不怕死?太少了,包括學佛的人也不例外。要怎樣才能夠把這種不正常的心態消除,只有一個方法,對於生死這樁事情的真相,你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這個問題就能化解了。我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現在連外國人都在研究,研究得到的結論是人不會死,死的是什麼?身體,身體有生死,身體不是自己!所以外國人現在承認有靈魂,靈魂是自己。靈魂他又去找個身體,這個身體年歲老了,不好用,就不要了,丟掉,再去找一個,再換個身體。

我講經,前兩天停下來,我去找什麼?今天碰到這個問題,我去找這些東西,現在外國人研究這個東西材料很豐富。我讓同學們給我在美國買到六十多冊,專門研究生死輪回的事情。但是我只想找中文的譯本,我這兩天去找,找到二十本,還有一些,書店現在缺貨,我已經給他訂下來。大概中文的譯本有三十幾本,英文東西多,我們現在翻譯的是一半還不到,很值得做參考。可是他們,要用佛法來說,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他們認為、肯定人有靈魂,靈魂是自己,這在佛法裡不承認的。佛法裡,靈魂還不是自己,真正的自己是什麼?真正自己是自性,那才是真正自己。說靈魂是自己,比承認肉身那是進步太多了。

所以一定要認識,佛家講的真如、本性,那是自己。你看大乘教常講,學佛學什麼?把自己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找到,那就成功了。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,那是自己。而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,真正自己在哪裡?當然在身體,沒有離開身體。離開身體,你到哪裡去找?真正自己就住在這個身體裡頭。《楞嚴經》上講得非常清楚,是什麼?是本性,什麼是本性?在眼睛叫見性,在耳朵叫聞性,所以在六根就隨著六根的名字,叫六種性。實際這六性是一個性,一個性在哪個地方產生什麼作用。

這個東西要用比喻,諸位就好了解。譬如說我們的本性就像電,電大家知道,你看在螢光幕上,它就變成彩色;你們打電話,它就變成聲音。但是統統都是一個電,在各種不同的器具上,它就起不同的作用。我們眼耳鼻舌身這六個不同的器具、不同的器官,電流在哪個器官就產生什麼作用。在眼它就能看,在耳就能聽,在鼻就能嗅,在舌就能嘗,它起這個作用,這是自己。所以佛法稱之為本性、真性,這是自己,不是靈魂。

靈魂是怎麼回事?靈魂還是本性,是本性在迷的狀態,迷惑顛倒的狀態。真性的作用它永遠不迷的,為什麼?眼見色,耳聞聲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個人我們就叫他做佛,他就是佛,他就是菩薩。他還起心動念,但是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菩薩;如果還有起心動念,還有分別,他不執著,他就是阿羅漢。如果統統都有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都有,他是六道凡夫。這個我們在講席裡頭報告很多次。所以同修要曉得,這是真正的自己,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,這是真正的我。身體就像衣服一樣,衣服壞掉的時候,你們曉得馬上就換一件。所以身體可以常常換的,無量劫來不知道換多少次,這有什麼可怕?有什麼恐怖?

摘自學佛答問(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三十九)(共一集)

老法師主講2006/6/30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



普為父母師長、歷劫冤親及一切有緣眾生回向:

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;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;

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;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。


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請問何謂心病?

答:六道凡夫都有心病,什麼叫心病?心不正常。什麼人心裡沒有病?阿羅漢以上,他們的心沒有病了。心裡最嚴重的病是貪瞋癡,我們常講的自私自利的心,是非人我的心,貢高我慢的心。要照六祖大師《壇經》裡面講的,十惡、八邪,一切不善的習氣全是心病。佛菩薩的教誨完全是對治心病,教我們修十善、斷十惡。這些年來我們提倡從根本修起,學《弟子規》、學《感應篇》、學十善業、學《沙彌律儀》,全都是治心病。心理健康了,不但你身體健康,你家庭和睦,你的影響就是和諧社會、和諧世界。世界為什麼這麼亂?眾生為什麼這麼苦?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病了,這要懂得。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“信、解、行、證,我覺得‘行’最難。如果不能證得,去淨土是否沒有完全把握?”

淨空法師答:往生淨土並沒有要我們證果,這是淨土法門殊勝之處;除淨宗之外,其它的法門都要證果。大乘從菩薩初信位逐漸向上提升,小乘從須陀洹果也是逐漸向上提升,這個事情真難。淨宗法門提倡的是“帶業往生”,雖不需證,你也要有能力把你的煩惱習氣伏住。如果伏不住,什麼叫“伏不住”?常常又犯,這就是伏不住。伏住之後根沒有斷,但是他可以不犯,也就是說順逆境緣當中自己有忍辱的本領,可以忍耐不發作。你能夠養成這個功夫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障礙。

這個功夫怎麼樣養成?一定要看破、放下,常常想著佛在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”、“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”,不要去認真,不要去計較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,我們的心就平了。看到別人過失,那是他的過失與我不相干;只要我自己不動心,我就能往生。一些修行人不能成就,最大的麻煩是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,不肯放下,這個麻煩大了;看到這個人也不對、那個人也不對,牢牢記在心上,把自己往生這個機緣毀掉了。聰明人看到一切眾生造極重的罪業也不放在心上,他的事情與我有什麼相干?真正是好的同參道友或者是關系,提示提示他、規勸規勸他。但是古人告訴我們,勸人頂多三次不可以四次,四次就變成冤家對頭;三次勸他不肯改過,你就記住,永遠不要勸他,見了面恭恭敬敬、歡歡喜喜,做朋友不要做冤家,做冤家就不好了。這是古聖先賢教我們在這個世間處世待人的原則。(淨空法師《學佛問答》21-90-23)
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既然念一個等於念一切,我們為什麼還要念那麼多咒語呢?

答:念一個等於念一切,念一切也等於念一個。這些咒語也有不同的緣起,不同的作用。諸法一性,諸佛一性,但是每位佛菩薩都有不同的願力,這不是我們分別。

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菩薩智慧的體現;我們要開始講法了,這個時候就念文殊心咒,祈禱文殊菩薩加持,讓自己有智慧。觀音菩薩是一切諸佛菩薩慈悲的體現;我們要開始做火施了,這個時候就念觀音心咒,祈禱觀音菩薩,為眾生發慈悲心。

眾生有不同根基、不同意樂、不同因緣,因而佛傳了那麼多的咒語,那麼多的法,這都不矛盾。
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請問繞佛時腳痛,是業障嗎?如何應付?

答:這是小事情,不是嚴重的障礙。繞佛時腳痛,可能是平常走路太少,所以感覺得不適。這個沒有關系,忍痛也要繞佛,只要把這個關口突破,你的身體就會愈來愈健康。年歲大一點的修行人,一定要多運動,而繞佛是最好的運動,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。

在念佛堂念佛決定是多經行。經行念佛的方法,就是《華嚴經》吉祥雲比丘教善財童子的般舟三昧:經行只可以站,只可以走,不能坐,不能睡。但是我們的業障深重,整天經行會累,所以采用谛閒法師的方法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這個方法對我們來講非常適用,沒有絲毫壓力。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題:有時哄孩子,屬於妄語嗎?朋友家人之間有時開玩笑,說法誇張一點,屬於妄語嗎?

師父:是方便妄語,也是不應該的。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父母老年殘疾,應該怎樣代他們念佛、誦經、消業障?

答:這個最好要講一些因果的故事給他聽,啟發他,希望他能夠學佛,勸他學佛,跟我們自己一起修學,他得的利益就大;如果他不肯學,你單是誦經回向給他,力量不大。你如果真正修行,力量就很大,你看像《地藏經》上婆羅門女、光目女,那真修。婆羅門女在經上我們記得,雖然她念佛只有一天一夜,一天一夜她就能在定中參觀地獄,鬼王見到她稱她菩薩。她一日一夜就是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若一日、若二日」,若一日她得一心不亂,得一心不亂就是菩薩,就不是凡人。如果她得的是事一心不亂,她是證阿羅漢;得理一心不亂,她是法身菩薩,最低限度她得事一心不亂。那她這個功夫高,她得一心不亂是因為她母親墮地獄,所以她才發憤,才認真修行,她修成了;這是她母親因緣把她促成的,是這麼個道理,所以她母親得度了。她母親功德很大,母親不墮地獄,她絕對不會得一心不亂,她不能成就,是她母親成就她的,這個功德很大,所以她母親生天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你看光目女她就功夫差一點,她是夢中佛來跟她講她母親離開地獄又到人間來,生在她家婢女的小孩,壽命很短,十三歲壽命就到了;她母親求她再幫助。那我們就曉得光目女功夫只到功夫成片,沒有到一心不亂,婆羅門女到一心不亂,念佛功夫不一樣,所以我們自己修行,功夫愈殊勝,你證的果位愈高,那你的家親眷屬得利益愈大,這個道理在此地。如果能跟著一起修,那就更殊勝。所以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懂得,我們才知道怎樣去幫助別人。



選自學佛問答-答福鼎溫州居士提問(共一集)2004/9/11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:21-252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逃漏國家稅務,有什麼果報?

答:這就是剛才講的,漏稅、逃稅屬於偷盜,因為稅收是全體國民的。在世界上國家人口最多的是中國,中國國家的這些財物,屬於國家的,你要是偷盜它,罪過就不得了。為什麼?債主有十幾億人,十三億,聽說十四億,可不得了,統統是你的債主,你就沒有法子還得清。所以這是決定不可以。

問:購買仿冒商品,是否算偷盜?

答:不算。仿冒的商品你買了是你自己吃虧,你上當了,這不算偷盜。販賣假的東西,那是偷盜。販賣的是偷盜,你買他的不是偷盜。

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