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請問法師,對於一個初學者,我應該上哪一類課程才能夠多了解佛法?而能應用在生活上呢?如果上課時候感覺很困,這是不是表示我與佛法暫時還沒有緣分?

大安法師:初學佛的同修,一接觸到如大海般的佛法,就想博覽遍學,順應這個因緣,各佛教機構亦開辦種種學習班,開設種種課程,這是佛教興盛的表現,吾人宜隨喜贊歎。然選擇哪些佛法課程來修學,卻要自揣根基,認真抉擇。吾人生斯濁世,慧淺福薄,壽命短促,如欲遍學諸法,恐不堪勝任。宜選擇應機法門,一門深入,庶幾獲得佛法之實益。如仁者真為生死來修學佛法,便宜選擇淨土念佛往生一法。念佛法門無論是久修還是初學,也無論是上智還是下愚,悉皆能得利益。所謂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。上根利器念佛,不會有下抑之羞憾;下下根人念佛,卻有高攀之榮耀。若念佛者,能與諸上善人如觀音、勢至等聖眾做勝友,是何等地慶幸!是故,初機行人宜對淨土主要經論加以了解。諸如淨土五經一論與中國淨宗祖師的著述,像《印光法師文鈔》、《淨土十要》、《龍舒淨土文》等。通過這些基本典籍的研讀,對淨土法門植下堅固信根後,方可涉獵大乘方等經典。尤其重要的是,要將聖言量與祖師的開示落實在生活行持中。奉行淨業三福,老實執持名號,或一萬、或三萬,念佛能開發般若智慧。日常生活隨智慧行,便得自在安樂。以智慧做事,無論是運作一家公司,還是待人接物,都能顯發心性深潛之能量,令我們的事業做得更卓越,對人就更慈悲,卑以自牧,謙光可掬,尊敬他人,自可營造出和諧的人際關系。如是佛法提升世法,相得益彰,才是我們學佛真正的利益所在。

至於聽經時感覺發困,是由於昏沉重,宜以至誠恭敬心突破。對講法者作醫師想,對所說法作良藥想,對自己作患者想,對佛法作稀有難遭想。攝耳聆聽,自可排遣困乏,安享法味,獲致法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stwindown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